伊万犀利点评国足:球员头脑不灵活,点名后防元老,跑动不足
前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近日接受国内媒体专访,首次坦率地剖析了执教中国队期间所观察到的核心问题与挑战。正值中国足协为国家队物色新帅,国足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练才能重振旗鼓,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伊万科维奇当初满怀信心,甚至梦想带领国足冲进世界杯。然而,十八强赛的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中国足球的现实困境。他直言,国足最大的问题在于战术灵活性不足,球员在场上倾向于僵硬地执行教练的战术安排,缺乏团队协作和临场应变能力。
伊万科维奇观察到,中国球员似乎过于教条,未能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教练的战术意图,无法在比赛中贡献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创造力。在现代足球体系中,球员绝非固定在单一位置上的螺丝钉,他们需要在瞬息万变的比赛局势中做出超越战术板的即时判断和调整,通过默契的跑动和灵活的补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球员虽有严格执行战术的纪律性,但也暴露出创造力、无球跑动默契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上的不足。这种执行力有余,灵活性不足的特点,正是国足在面对高强度对手时,常常陷入被动,进攻套路单一的根本原因之一。
比战术灵活性更令伊万科维奇忧心的是中国球员在基础体能和比赛投入度上的巨大差距。他特别指出,跑动量始终是国足的一大顽疾,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球员的比赛态度问题。他举例说,张琳芃在对阵新加坡的比赛中,跑动距离不足10公里,而这已经是全队跑动最多的球员。如果一名球员比对手少跑2公里,那么全队少跑20公里,相当于场上少了两名球员。如今,高水平比赛的标准是每场至少跑动11到12公里,这种体能差距必然会在比赛强度和质量上体现出来。
作为一名防守球员,张琳芃在高强度足球比赛中的跑动量不足10公里,且位居全队之首,这显然令人难以接受。伊万科维奇认为自己曾试图引导球员接受现代足球的要求,打造一支强大的球队。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最终,伊万科维奇的战术尝试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他的进攻型足球哲学在体能和灵活性不足的双重限制下,未能带领国足走得更远。